值班电话:010—5335 4778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专家观点首页 > 专家团队 > 专家观点

李锦:国资委授权清单:能否成为改革的新里程碑?—— 从十三个角度谈对国资委授权清单的看法

作者:

李锦,中国人民大学国企改革与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睿信方略财经专业委员会高级研究员。 在新华社工作36年。2010年后,相继担任中国企业报总编辑、中国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会副会长,国务院国资委新闻中心首席专家,中国企业研究院首席研究员、中国大连高级经理学院研究员。十八大以来,解读70多份党中央、国务院与与国资委企业文件,去年接受媒体上千次采访。被舆论界称为“中国企业政策新闻第一解读人”。改革开放来所写“思路型”调查为45位中央政治局委员批示。1982年,邓小平听取汇报并称其对改革“有发言权”。 2010年来先后调查20多家企业。出版专著:《资本经营理论的提出》、《国企改革顶层设计解析》、《国企供给侧改革》、《中国力量》、《深度》(自传)等27部。



      今年以来,国资国企改革最大的悬念就是国资委授权清单的出台,以及授权清单能否给国资国企改革带来哪些变化。因为国资委从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的所有文件,除22号文件外都很低调,具体内容几乎滴水不漏。而前几日对国资委授权清单却与众不同,官方主动发布信息。

      国资委主任肖亚庆主任在博鳌亚洲论坛期提到,央企投资运营公司试点单位上报方案很快就会批复,4月17日,国资委副主任翁杰明到第三批国有资本投资、运营试点企业——新兴际华集团调研。他强调,要不断优化总部职能、加大授权放权力度、强化正向激励,切实增强企业发展活力动力。
      此前一天,国资委秘书长、新闻发言人彭华岗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下一步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授权放权力度将进一步加大,目前正在做授权放权清单,很快会公布。

      领导一说很快,媒体上便用标题《国资委:2019年授权放权清单将很快公布》。国资监管权力和责任清单出台后,放权、授权范围也将进一步细化和扩大,这对当前国资国企改革意义重大。下面,我对国资委授权问题从十三个方面陈述观点。

      从授权意义来说,改革国有资本授权经营体制,是整个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国企改革的主题和核心内容。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完善各类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国有资本授权经营体制,加快国有经济布局优化、结构调整、战略性重组,促进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推动国有资本做强做优做大,有效防止国有资产流失。改革国有资本授权经营体制,是体制改革的主体内容。从经委改装过来的国资委,长期把所有权、经营权、分配权一把抓,过去国资监管存在越位、缺位、错位等问题,在本应属于企业的经营权领域干预太多,影响了企业发展,明确国资委的定位问题,是实现向管资本转变的前提。按照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要求,科学界定国有资产出资人监管的边界,国务院国资委作为国务院直属特设机构,根据授权代表国务院依法履行出资人职责,专司国有资产监管,不行使社会公共管理职能,不干预企业依法行使自主经营权。不行使社会公共管理职能,不干预企业依法行使自主经营权。两个不,一不是政府,二不是企业,而是国有资产出资人的代表。国资委授权清单是国企改革的重要内容,国资委放权和从管人、管事、管资产转变为管资本是改革的核心议题,授权清单意味着经营权将更多地下放到企业,让企业成为独立的市场主体,增强企业活力。

      从授权背景来说,上面是高度重视的。2015年9月《关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指导意见》明确指出,国有资产监管机构要准确把握依法履行出资人职责的定位,科学界定国有资产出资人监管的边界,建立监管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实现以管企业为主向以管资本为主的转变。2018年政府工作报告对推进国资国企改革的安排:制定出资人监管权责清单。深化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等改革试点,赋予更多自主权。明确“制定出资人监管权责清单”,今年报告没有再写,显然这件事情已经在办了。

      从授权准备来说,解决这个重大问题的条件已经成熟。前年的改革,直接列出了43项精简的国资监管事项,其中取消26项,下放9项,授权8项,是个放权清单。包括减少对企业内部改制重组的直接管理,不再直接规范上市公司国有股东行为,推动中央企业严格遵守证券监管规定。包括减少薪酬管理事项,取消中央企业年金方案、中央企业子企业分红权激励方案审批等。从组织来看,目前,在中央企业层面,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试点有21家——开始有4家,后来扩大到10家,去年年底又扩大了11家。新进的11家正在制定方案,有的方案也通过了国资委批复。中央企业96家,有21家,快占四分之一,占一定比例了。面扩大了,涉及到的行业产业内容也扩大了,这个时候将更多探索改革中的重点、难点或者痛点问题。近期,北京、成都、合肥等地纷纷出台国资委出资人监管权力和责任清单,以此为突破口加快了国资监管改革的脚步。根据成都市国资委公开的信息,成都市国资委在对出资人监管事项进行了全面梳理后形成《出资人监督权力清单2018年版》、《出资人监督责任清单2018年版》、《出资人服务事项清单2018年版》“三张清单”。这些地方政府授权清单的出台,也积累了经验。

      从授权阶段来说,这个清单是2019年度的,看来不会一步到位,是有限授权。去年国资委制定了权力责任清单,这个清单经过一年的良好运行。最近国资委授权放权清单要出来了,这是2019年度的,将来每年根据情况进行调整。显然,这是国资委与上面反复权衡而决定下来的。按年度来授权,就是从当前实际情况来决定的,适当授权给投资运营公司,而不是充分授权。不会刮风,不会大起大落,当然也谈不上彻底。

      从授权理论来说,我以为核心是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根本上是把经营权授给最基层的企业。中国的企业是由四层委托关系构成的。第一个层次就是全国人民作为委托人将全民所有资产委托给国家代理。但是,国家是一个抽象、综合的范畴,其具体运行过程主要由政府来承担,由此,政府代理全民资产便成为国家所有制的逻辑选择。此时,政府作为全民资产的代表,将面临两种选择:

      一是将所有权和经营权集于一身;

      二是只控制所有权,交经营权于国有企业。经过我国建国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四十年来的实践经验表明:将所有权和经营权集于一身的做法不利于国有企业优势的充分发挥。所以,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只控制所有权而将经营权交给企业,是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的明智选择。因而,产生了第二层次的委托代理关系,即:政府将国有资产委托给国资委代理。

      第三个委托层次就是政府通过国资委以委托人身份把国有资产委托给国有资产投资经营公司代理经营,第四个委托层次就是国有资产投资经营公司委托给企业,实现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但是在实际运作过程中牵涉到五个方面:“全国人民——人民代表大会——国资委——国有资产投资经营公司(例如央企)——国有独资企业和国有控股企业”。对于最终端的企业来说,国资委是出资人;对于国资委来说,企业是受托的国有资产经营者。现在有个难题,国有资产投资经营公司和企业是两个层次。这次,授权是授给国有资产投资经营公司(例如央企)?还是企业?不得而知。还要等待文件出来才能知道。

      从授权原则来说,通过制定清单界定好国资委和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的边界。这一句话是个原则。我对时代周报记者说,授权放权清单意味着清单之外的事项皆可为,即清单没有规定的内容,企业无需请示国资委。这对国资委来说是非常艰难的,授权,意味着要放权,放实权。

      从授权焦点来说,一级是投资经营公司,一级是企业。确保彼此不越位、不缺位,并按照市场化改革原则,尽量将企业应有的权限返还给企业,让企业真正成为自主经营主体。我担心的是,国资委授权给投资经营公司不彻底,投资经营公司授权给企业也不彻底。

      从授权内容来说,在战略规划、薪酬管理、选人用人、产权管理等方面,是四个方面明确授权放权的事项。为推进中粮集团国有资本投资公司试点工作,国资委对中粮集团董事会进行了18项授权,涉及资产配置、薪酬分配、市场化用人等多方面。国企改革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进入实施阶段,国资改革已经积累了一些经验。一个是人权,一个是财权,包括薪酬管理权限下放,也包括职业经理人的聘用,在2019年,当有明显的变化。

      从授权层级来说,要授权放权到企业。据透露,即将出台的授权放权清单将界定好国资委和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的边界,如果这些权利放在央企总部这一级,而没有授到企业,这种授权效果是有限的。现在的试点,总部权限过大、审批流程过长等等问题仍然存在,企业是很有意见的。我很担心,央企总部成为“第二国资委”,因为有人认为投资经营机构是国资委的派出机构,国资委在改革后权力更大了。我们希望,让企业看到授权,而不是把权力留在央企总部。国资委可以先尝试性地把权力直接授予到一部分基层企业,对改革落实较好、发展成绩突出的试点企业,可以适当增加授权。不必等投资公司成功了再往下授权,那就又耽误几年时间了。

      从授权的分类来说,市场竞争类与特殊功能类会的区别。在某些特殊领域不排除政府直接管企业,但也要限定在市场失灵的较小范围,基本不对市场配置资源产生影响。国资委此时结合授权可以同时深入研究不同企业管资本的体制框架、实施方案以及政策措施。

      从授权与监管关系来说,应该是该放的坚决放,要放得开,该管的要坚决管,管得死。国资委副主任翁杰明在试点启动会上表示,国资委将按照“该放的放权到位、该管的管住管好”的思路,指导和帮助企业深入推进各项改革举措。国有企业属于委托代理,因此,国资委授权后必须要做到“监管到位”。随着国资监管权力和责任清单出台,监管力度将加大,也会更具针对性。这方面,只担心监管过度,不担心不足。

      从授权的结果来说,要以赋予企业更多自主权来检验。我最担心的是授权不放权,表面上是授权下去,最后是监管起来。如果授权是虚的,监管是实的,这个授权必然失败。授权放权不足或与监管过度,是企业不希望看到的结果。有些权力从形式上看起来已经给企业董事会,但实际董事会并不能顺畅地行使权力,就是因为监管过度。现在有些改革推行不下去的主要原因,是监管的掣肘。

      从授权与国资委走向来说,这是对国资委有权责分配的重新定位。国资委的成立是在改革的实践过程中摸索出来的,它的产生是中国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必然产物,顺应了潮流。那么,在以后的国有资产改革进程中,国资委是将只作为权宜改革利弊而存在的一个过渡性机构,还是作为一种国有资产管理的体制而长期存在?这是一个值得仔细斟酌的问题。无庸置疑我国的改革需要我们建立的是国有资产管理体制而不仅仅是一个机构。首先客观上国有企业长期存在,使得我们必须建立一个适应改革要求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我国经营性国有资产的存量总数为150万亿之巨,并且很多企业都是属于关系国计民生的战略性产业之中。这些企业在维护国家经济安全、提供就业机会、保证利税上缴方面都发挥着巨大作用。那么国资委作为国有资产和国有企业的出资人也将会随之在较长一段时间里存在并发挥重大作用。从主观上看,国资委本身的价值取向就必然使得它成为一种国有资产的管理机制和体制。一是从价值目标上来说,国资委的价值目标具有双重性质,一方面是国资委负责对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这是经营性国有资产所必须具备的特征,它存在于竞争性行业之中,以利润最大化为直接出发点;另一方面是国资委对国有资产有效使用,这是对非经营性国有资产而言的,它具有涉及国家安全、垄断和公益性,以实现全社会福利最大化为根本目标。第二从工作目标上来说,国资委的工作目标则是三个:一是国有经济的战略性结构调整,这是目前深化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首要战略目标;二是国企改革,推动企业间的兼并、联合、重组,推进企业股份制改造,鼓励国有大型企业引入国内外战略投资,鼓励有条件的国有大型企业境内上市,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促进国有资产合理流动;三是履行出资人职责,保障出资人权益。就是不断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使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调整的行为主体和责任主体将更加明确。无论是价值工作目标还是工作目标,只要国有资产存在,作为出资人代表的国资委它的存在就具有现实意义。要消除一种误解,国资委授权就不需要国资委了。国资授权放权是经营权而不是所有权。国资委代表国家监管企业,对所有权的监管是不能放弃的。我们相信国资委在授权放权后,对所有权会管得更好。

      看来,目前,这次授权是分阶段、分层次、分类授权,是授经营权,而不是所有权。是否达到“里程碑”的影响量级,还不好说。因为在理论上、逻辑上是否弄明白,目前没有看到文件,还不好肯定。但是可以肯定的是,国资委授权清单的颂布,对国资国企改革和市场会带来巨大影响。一些超预期的大招还是可能出现的,因为这将确实涉及到体制性安排。

      可以预料,2019年以管资本为主的国资监管体制改革将加速,以授权经营体制为主的国资改革,将成为新一轮改革的“牛鼻子”。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作为国有资本市场化运作的专业平台,在2019年改组组建的步伐势必加快推进。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的运营模式也会在国企国资改革发展中进一步得到明确。

      以上是我的思考。等待这个授权清单出来,再说吧。

文章来源:李锦解读国资新闻微信公号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刊登的文章、数据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网站观点,若有疑义,请与我们联系。

睿信方略研究院(英文名称为Acme Research Institute)是一家独立的政策研究与咨询机构。致力于为中国各级政府和国内外企业提供具有前瞻性、创新性和实操性的研究咨询服务。
主要研究领域有:国家宏观战略、区域经济、城市化、产业发展和政策、企业战略与投资决策。
研究院不断探索完善有利于社会智库发展的机制和运行模式,将研究与咨询有机结合,成为国内智库中具有市场化特色和活力的新型智库。
睿信方略研究院培训中心主要职能:承接政府和企业委托,举办多种形式的研讨会、专题讲座、培训班、邀请国家各部委专家出席授课等。